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一(7)班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刚接一年级的新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备教材时,我着重了解编者的意图,找准教学目标;备学生时,我重视搜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备教法时,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尽力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用心教学。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一年级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本学期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教室里的书柜、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小手亲自摸一摸正方体和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感性的具体的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辨认分类。
在教学中,我既重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气氛中学习,也重视自主探索,引导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如教学“有几瓶牛奶”进行“凑十”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的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总结2眨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里,我获益良多。作为刚接一年级的新教师,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三点总结,希望能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是小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我在教学“谁比谁多(少)几”的认识时,结合情境,感受谁比谁多,使学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想像力和探索问题得能力。因材施教,减少坡度,保持兴趣。而“减少坡度”对差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烂残车,不堪负重,如何使这部烂残车平稳地行使呢?就是让他们选择比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这部“烂残车”抛锚,打击学习的信心,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值得注意的。
二、教授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方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因此,低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序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进行“凑十”。
三、结合基础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如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
四、存在的不足之处
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现象;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现象。
五、今后努力方向
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在现在创新与改革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看来已经不够了。教师更重要的考虑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水源,解决用水问题。这是我必须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总结3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而逝,不知不觉半年的教学工作已离我远去。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但从中的体会与启发让我受益匪浅。这学期我所任的是一年级(x)和(x)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共106人。在校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同事们的帮助配合下,我本着新教改的教育理念,认真钻研新教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地尝试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的新教法。通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学生适应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长进,学生创新思维也得 ……此处隐藏1222个字……容做到心中有数。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二、课中
1、口算练习
一年级的口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在学校“35+5”教学模式的推行下,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2、说题训练
数学课上不仅要求学生会计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说。说算理、说算法、说解题思路。课堂上,学生示范说同桌互说小组轮流说全班一起说;课下,利用班级QQ群,录音学生互听互评互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动手操作训练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
4、画图训练努力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单元学习结束后,让孩子们学会简要梳理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交给他们如何画思维导图。虽然对一年的孩子来讲,画思维导图,梗概单元要点有难度,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孩子们跃跃欲试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着画了几个单元的思维导图,不得不说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有所尝试就有所收获!
三、课后
1、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时,注意写好批改记录,讲评作业时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本学期我注重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及时开展数学和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后,开展“小小商店”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再如:为了提高学生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设计玩“扑克牌”游戏,让同学在玩扑克牌的过程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等。
4、做好单元测试评估工作
测试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每一张测试卷我都认真批阅,写上鼓励性的评语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对于知识点、错题多的重点讲解。
一学期过去了,学生数学成绩明显进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课余时,多引导学生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总结5在这个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以及数学和思品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大胆突破自己,努力培养创新型、自主型的学生。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孩子喜欢数学,为数学学习开一个好头。
孩子刚刚步入一年级,大多数的孩子对数学只有一种概念,那就是计算,孩子们会认为只要会计算几加几几减几,数学就学好了,这就是数学了,为了让孩子们抛却这种不正确的观念,我从实际生活入手,在教学时,始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既不在学习上牵强于生活,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体会到,我们时时处处都在解决着生活的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数学的眼睛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只是我们常常不知道罢了,这样,在意识上让学生形成一种对数学的全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然性,这样就从功用与数学本身的乐趣两个方面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宽松的成长空间。
通过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可塑性、变化性特别大,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用一时一事来看待孩子们,每一个孩子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中,一个上课经常走思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会成为一个认真听讲的孩子,比如小垒同学,一个在10以内的组成上经常充满问题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对10以内的组成会熟练掌握,比如小卓同学,一个在课堂上发言让人如同感受蚊子叫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能够声音宏亮,比如小雨同学,是呀,孩子们的变化日新月异,就如我们常说的那句“日日新”,在教学中,我从不用固化的眼光看问题,更不会用固有的眼光看待学生,等一等,等待是给予孩子们成长的时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向着更有利于自己生命成长的方向不断发展,如果教师对某一个孩子下定论,无疑会成为孩子们一生成长中的杀手,是呀,孩子在成长中。我们既要做出我们应该做的细致的工作,同时心中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要认可孩子会成长地更优秀。
三、抓好小组合作,使学生成为既有独立性,又有合作能力的新时期的人才。
在教学中,我注重小组组织的建设,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感受到与人合作时思维火花的碰撞,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在集体中的快乐,同时,更让孩子们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想发展想收获,必须拥有独立及合作能力,既不能没有独立的想法和思想,更不能缺乏与别人的沟通和交流,人只有在与别人的沟通和交流中才会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我班中的每四个人一组的小组建设,让学生感受到了小组是他们温馨的家园,每一个同学都为小组做着自己积极的贡献。
四、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成为拥有数学头脑的人。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主要内容就是20以内数的组成及相关计算,孩子们常常在学习中不由自主地去套用加法与减法,在教学中,我力图避免让孩子形成一种固定加减法的模式,而是让学生用实际的情境去思考问题,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思维是依托于实际的,而非加减法的随意尝试,是一种实际的解决策略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计算。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形成了数学的思维和能力,学生在用一颗数学的头脑思考,学生形成的是数学的能力,而不是表面上的技巧。
在工作上还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够,一是在教学中过于一刀切,不能让有特长的、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加长足的发展,没能给这些孩子创设足够的空间。二是在教学中灵活性不足,不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形成更具自由化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