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心得

时间:2024-02-22 10:35:29
物理教学心得

物理教学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教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教学心得 篇1

一、20xx年全国卷物理试题的大变动

20xx年的全国理综物理试题选择题没有延续之前的模式,没有考物理学史、交流电、变压器和万有引力,以及运动学图像,取而代之的是动量、原子物理部分。电磁感应作为很大的一个章节,以往的计算几乎是必考,今年只是体现在一个选择题上(很多高三老师直呼“电磁感应白复习了”)

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考的问题

1、20xx版新课标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物理观念: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等。科学思维: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实验探究: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结果和变化趋势。

科学态度与责任:好奇心、求知欲、合作意识、道德规范、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

2、如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绝对难度下降,相对难度提高;对熟练程度的要求降低,对灵活程度的要求提高—能力要求更加全面均衡,抑制题海战术负面影响。

三、专家给出的高三复习的备考建议总体要求:增加备课的智力投入,提高教学的技术含量,凸显管理的文化底蕴——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积累和长时间的沉淀,不可能一蹴而就。

1、处理好稳与变的关系:倡导“两条腿走路”,坚持强化“基础性、综合性”,重视研究“应用性、创新性”,把握不变的主线—基础性、综合性,利用好变化的力量—应用性、创新性——不能无视,不要夸大。

2、处理好“筋骨皮”与“一口气”的关系:重视对高考试题及20xx年学科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让“能力附体”,促“素养均衡”—习题训练要有坚实的支撑、明确的指向、必要的指导和恰当的强度。

3、处理好细节落实与深度思考之间的关系:战略上缺乏深度思考将导致阶段性目标不明确,容易引起教学要求的混乱、教学资源的混乱和教学内容的混乱,是造成学生死记硬套,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最终不得不用战术上的忙乱弥补战略上的懒惰。离开细节落实,所有的计划和思考只是空中楼阁。深度思考+细节落实,让汗水滴落成金!

4、高三复习中,老师一定要明确以下问题:课堂上老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学生和学生一起做什么?课堂上必须给学生“思考”“说”“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的权利和时间,给学生一充分的时间去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通过高考阅卷情况分析,建议高三老师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该写的必须写,该做的运算必须做,不要嫌麻烦。

四、专家对20xx年高考的预测

1、试题的总体难度20xx年较20xx年稍有增加,20xx年高考仍会延续。

2、3-5的考察,第一年平稳落地,整体难度稳定。

3、20xx年没有考动量实验,18年有可能会考。

4、为了提高区分度,仍会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运算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

5、20xx年的实验有可能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为背景出新材料的实验题。

  物理教学心得 篇2

高中物理学习心得、在学习物理课程中,我们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

1、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有几分付出,就应当有几分收获。

2、那么我们就要做到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上课物理之前要认真预习,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听课的效果

1、上课之前我们先要自己阅读一遍老师所要讲的教材,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不懂的疑难问题通过老师讲解时掌握。

2、对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如果忘记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

3、我们要多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

  物理教学心得 篇3

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非常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日本初中物理的课时数只有75课时,但安排的学生实验却有20个,演示实验有130个,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研究性实验,基本形成以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可见,他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得到训练和能力培养比我国的学生多得多,他们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比我国中学生强。因此,在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研究好这些课题,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例如:用激发演示光的干涉和衍射,用发光二极管演示电磁感应中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等。

在实验教学中,可在规定的实验中,适当增加相关演示项目,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例如“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

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例如:在“楞次定律”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变原来的课堂演示实验为边做边讲实验,每两位学生 ……此处隐藏10050个字……学”上来,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运动,导体容易导电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等都可以通过课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

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三、教师应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课题”研究,在一线不断的教学尝试中,集体攻关,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

五、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初中物理虽然需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但同时也要重视记忆,不要死记硬背绝对不是不要记,不要背,而是更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以上是我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

  物理教学心得 篇15

本学期我认真研读了《初中物理有效教学》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从中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 ,这本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对于有效教学,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按我的理解,物理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理解。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三,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物理教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